前段时间,碳化钽涂层实现了国产化(.点这里.),最近,又有SiC长晶炉部件——多孔石墨板——也实现了国产化突破,这将带来3大利好,能有效强化国产SiC衬底的竞争力:
【资料图】
降低SiC长晶部件采购成本;
提升SiC晶体厚度,降低衬底综合成本;
提升SiC晶体良率,提升企业竞争力。
多孔石墨板优势:降低缺陷、提升厚度在SiC长晶炉增加多孔石墨板是业界研究的热点之一。韩国东义大学在论文中提到,通过SiC源粉上方插入多孔石墨板,实现了良好的晶体区域传质,可以改善传统长晶炉所存在的多种技术难题。(a)传统长晶炉,(b)多孔石墨板的长晶炉(图中4)来源:韩国东义大学实验证明,采用传统长晶炉时,SiC衬底通常会出现各种多晶型体,例如 6H、15R-SiC,而采用基于多孔石墨的长晶炉所制备的SiC衬底只有4H-SiC单晶。并且微管密度(MPD)和蚀刻凹坑密度(EPD)也明显降低,两种长晶炉的MPD分别为6-7EA/cm2和1-2EA/cm2,最高可降低6倍。(a)传统长晶炉的衬底MPD,(b)多孔石墨板长晶炉的衬底MPD来源:韩国东义大学恒普科技在2021年也推出了基于多孔石墨板的的“一次传质”的新工艺。据恒普解释介绍,多孔石墨具有很好的纯化能力,他们的新工艺采用一次传质的新热场,使得传质效率提高且基本恒定,从而能够降低再结晶的影响(避免二次传质),有效降低了微管或其它关联晶体缺陷。此外,多孔石墨也是解决SiC晶体长厚的核心技术之一,因为它能够平衡气相组分,隔断微量杂质,调节局部温度,减少碳包裹等物理性颗粒,在满足晶体可用的前提下,晶体厚度能够大幅增加。加入碳化硅大佬群,请加VX:hangjiashuo666
多孔石墨依赖进口恒普实现国产化虽然多孔石墨对SiC长晶良率和厚度的提升效果非常突出,但也面临2个问题。一是采用筒形多孔石墨用料多,二是大孔隙率的多孔石墨需要依赖进口,急剧增加了晶体生长的成本,大大阻碍了"一次传质“新工艺的推广,使SiC晶体生长技术无法与国际同步。此外,为了推动晶体 “长快、长厚,长大”,目前SiC行业还迫切需要解决其他的多孔石墨的瓶颈。据恒普科技介绍,通常多孔石墨的孔隙率、孔隙大小、空隙分布、强度、最薄可加工尺寸、蚀刻特性等技术参数都极具挑战,与工艺匹配更是难点。而最近,恒普科技突破性地解决了多孔石墨的技术难题,有望加速推动“一次传质”新工艺的使用,使行业能成本可循环、快速、灵活的与国际技术同步发展,解决关键材料“进口”依赖,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恒普多孔石墨
恒普多孔石墨的技术特点:孔隙率最高可达65%(国际领先)空隙分布均匀;批次稳定性高;强度高,加工性可以达到≤1mm超薄壁圆筒形状 (国际领先)。
插播:“行家说三代半年会"将于2023年1月5日在深圳举行,目前正进入报名白热化阶段,详情扫描下方二维码↓↓↓:
其他人都在看:
投资100+亿!800V SiC项目2月试产销量大增!这家车企再签SiC供应商1100台!SiC加速征服氢汽车###{a%5E%E4%B8%AD%E7%A7%91%E5%90%8C%E5%BF%97%2Cb%5E%2Cc%5E%E5%8D%8E%E5%8D%93%2Ct%5E%2Cr%5E%E6%81%92%E6%99%AE%E7%A7%91%E6%8A%80%2Crt%5E%E8%BD%AF%E6%96%87A%E7%B1%BB%2Cl%5E1%2Cu%5E%E6%96%87%E7%81%B5%2Cids%5E16212463635410000_16514367643220000_165026438436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