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探路”元宇宙

2022-12-03 07:30:00    来源 : 看看新闻KNEWS

每天一到单位,吴庆成都习惯戴上VR眼镜,测试最新研发的元宇宙应用。

元宇宙,名词最早出现于1992年科幻作家尼尔·斯蒂芬森的小说《雪崩》之中,书中想象出一个虚拟的城市。


(相关资料图)

沉浸交互、平行世界、虚实融合,什么是真正的元宇宙,尽管业内人士看法至今不尽相同,但并不妨碍它已经成为当下最热的“风口”。

今年9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召开专门会议,为元宇宙定名释义:即运用数字技术构建的,由现实世界映射或超越现实世界,可与现实世界交互的虚拟世界。

定义还在进一步征求意见,但技术的竞赛已经起跑。

元宇宙时代的应用比移动互联网时代更强调沉浸感和交互感,因此VR被认为是目前最主流的元宇宙“入口”之一。

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AR/VR头显市场同比增长近一倍,达到92.1%,其中VR头显出货量达1095万。

元宇宙大热,带火了前几年遇冷的VR。不过,从概念到产业,元宇宙仍需要经过无数次的锤炼。

上海新兴信息通信技术应用研究院首席专家贺仁龙认为,元宇宙数字人会采集非常多个性化隐私的数据,给个人隐私数据保护带来巨大的挑战。

此外,元宇宙里的NFT数据资产,分布式金融系统,这些底层的基础性的制度监管和基础设施的东西,好多还未真正打通,存在安全风险。

在浦东张江的这家人工智能企业里,吴凡正和同事研发全新的虚拟数字人,与以往不同的是,她完全是由人工智能驱动的。

而这些虚拟数字人,是元宇宙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据显示,2021年虚拟人带动市场规模达到3334.7亿元,同比增速69.9%;我国2021年新增注册企业超19.1万家,年度注册增速达159%。

虚拟人的涉及范围逐渐广泛,其中娱乐行业占比30%,科技行业占比28%,游戏虚拟分身、电商主播、虚拟社交框架,是目前虚拟人的“主战场”。

“草创”阶段,有人似乎摸到了元宇宙“变现”门槛,但也有人想“蹭热点”。

有券商梳理了一份份所谓的元宇宙概念股,名单远不止几十家,甚至有企业只是在财报会议上指出“将要发展元宇宙相关业务”,就被划入概念股的行列。

更有甚者,仅凭一个概念、一张图片,就引得投资者纷纷抢购有限的虚拟产品,价格越炒越高。

元宇宙商业化之路到底好不好走,实体经济又如何依靠它实现行业转型?

在中兴通讯上海研发中心,刘彦宾正向记者介绍最新开发的元宇宙应用,利用空间计算以及云渲染技术,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在规定场地内实现虚实结合的体验。

文物把玩、线上合影、打卡景点,疫情防控出行受限、景区展馆急需流量,在刘彦宾和同事们看来,“遇冷”的文旅版块是元宇宙的最佳“实验田”。

目前中兴已经联合金华古子城、西安大唐西市等国内多个景区推出元宇宙场景,提升流量转化率,拉动消费。

除了文旅,工业也是元宇宙的热门领域。

在工业场景中,元宇宙不仅可以在完全无实物阶段用虚拟硬件开发软件,在虚拟环境中不断验证开发结果,大幅度降低开发成本和周期。

而开发完成后,日常运行的每一个决策也都可以在由虚拟仿真提供的预测与指导下获得最优化。

纵观元宇宙,有“虚拟原生”和“虚拟共生”双重定义,“虚拟原生”,强调元宇宙和现实世界的“独立性”,“虚拟共生”,强调元宇宙和现实世界的“连接性”。

无论未来元宇宙在生活中是何定位,从技术,还是应用服务,以及承载的对未来的想象,它都足以撬动下一个“黄金发展期”。

今年7月,上海发布了培育元宇宙“新赛道”行动方案,力争打造1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头部企业、100家“专精特新”企业,推出50+示范场景、100+标杆性产品和服务,到2025年产业规模达到3500亿。

截至8月底,中国已有17个城市发布元宇宙产业规划,其中长三角占据了5席。

远眺未来,2030年,中国元宇宙市场规模有望提升至40万亿元,占比GDP的20%。

目前来看,无论是娱乐、文旅,还是工业,元宇宙相关布局仍较为分散,单场景开发居多,呈现“有点、无线、缺面”的状况,但眼观当下,元宇宙赋能各行各业,“以虚强实”正在成为新气象。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王骋 吴振华)

标签: 数据显示 市场规模

相关推荐

x 广告

如有意见请与我们联系 邮箱:8 97 180 9 @qq.com

豫ICP备2021032478号-31

Copyright ©  2015-2022 元宇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