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马特、朋克养生、偶像AI……青年学者在“元宇宙”里研究交流什么? 热讯

2022-12-30 05:49:43    来源 : 新浪网


(相关资料图)

转自:上观新闻

“2022青春向未来—上海科创·艺术与城市”学术节12月26日至27日在线上举办。学术节活动以“青春向未来”为主题,由“银河百科全书”“非角色游戏:元时代的青年艺术家观察”“镜中我:虚拟形象的多样性生态展望 ”和“智慧民生:未来设计与美好生活”四个青年主题论坛组成,汇聚国内外新媒体艺术、人工智能、艺术设计等多个领域的青年,聚焦元宇宙时代背景之下艺术与科技融合的新形态和新风格,探索科技、艺术、人文、设计的融合发展如何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城市发展,为打造充满活力和富有创新力的数字共生都市贡献智慧。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金江波在学术节开幕致辞中表示,“青春向未来”是年轻学者观察社会、创想未来,追溯时代变革的学术活动,他们以多元与开阔的视野勇敢地穿梭在人文学科的分野之中,尝试以跨学科的视角来审视科学与艺术的融合之道,探索社会创新的着力点,发掘未知的世界。

“非角色游戏:元时代的青年艺术家观察”主题单元聚焦用自己独特视角和风格对时代议题进行着积极回应的青年艺术家群体。论坛单元“流动与协作:元时代的物质性与价值内涵“邀请了5名专注在元宇宙领域的艺术实践者共同展望了web3.0时代艺术的机遇与挑战。拥有艺术家、音乐人、元宇宙公司创始人多栖身份的嘉宾陈陈陈介绍了自己进行元宇宙创业的初衷是热衷于进行世界观构建并表达观念。数字加密作品曾入围威尼斯双年展的王兴呼吁人文学科和艺术从业者要找到自己建设者的位置,要去补充资本方的时间和注意力来不及去分配的工作。

“互联网新诗:平台之后,个人此时”则聚集了7名活跃在当下艺术现场的青年艺术家/学者共话时代议题。艺术家葛宇路探讨边缘小众的事物被重新编码然后系统化进入主流,以艺术史的角度理解鬼畜从边缘逐渐大众化的进展和文化逻辑。央美实验艺术系讲师叶甫纳介绍了自己深入“杀马特”群体采访调研的经历并融合互联网艺术元素重新定义“新民间艺术”。主题策划人杨秦华在总结中呼吁,年轻艺术家身处信息爆炸的网络环境中,反而需要尽可能多地走入社会并进行对话。

“银河百科全书”主题论坛,其灵感主要来源于美籍犹太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在1951年的科幻小说《基地》中提出的概念,邀请11位来自艺术学、设计学、经济学、社会学以及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青年学者,展开跨学科对话。论坛话题主要围绕当下年轻人所关注的问题展开,不仅包括新媒体艺术创作、AI绘画、虚拟时尚等新潮的艺术形式,也包括了“朋克养生” “当代青年理财观念”等社会热点问题。作为该主题论坛的策划者,上海美术学院青年教师陈思学认为,只有真正走进年轻人群体,才能知道他们正在关注的问题以及困惑。此外,只有真正将艺术学与社会学联系起来,才能展开关于艺术社会学的调查与研究工作。

受技术限制和后现代主义风潮影响,目前对虚拟形象应用是否存在同质化问题?当“艺术创作”进入虚拟空间,艺术还是艺术吗?偶像AI是否是生命体?我们该如何看待虚拟世界中的“真实感”?本次学术节中“镜中我:虚拟形象的多样性生态展望”线上主题论坛集结了从事美术、科技、哲学、游戏、媒体、影视、文学和时尚行业的青年,他们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和文化作品为虚拟形象未来生态圈的构建提供了多维度的思考。

“智慧民生:设计未来与美好生活”主题论坛,邀请国内外艺术院校的同行以及从事艺术文化工作的专家学者,旨在通过东西方、不同领域学术交流与碰撞,整合国际与国内、学术与民生的相关资源,进一步推动中国设计改革,促进艺术介入生活的发展。 欧阳艳琴探索并实践了中国社区教育的教学与建设;时翀、韩春阳、林敏怡、程诗仪、吴仕奇、曹笑和王萌就东西方艺术设计与生活融合模式探讨;CKverymuch、陈禹与苏芒展望了全球化时代时尚与艺术交叉模式,吴文聪、侯翔宇、唐小雪、汪单、沈朝方、刘茜懿、蔡钰、谢文蒂、春树及苏杭诠释了国际化背景下的当代艺术等话题。

本次学术节由教育部全国高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委员会、上海大学、上海市创意设计工作者协会、上海市科学与艺术学会作为指导单位,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民进宝山区委主办。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施晨露

图片来源:主办方

标签: 虚拟形象 美术学院

相关推荐

x 广告

如有意见请与我们联系 邮箱:8 97 180 9 @qq.com

豫ICP备2021032478号-31

Copyright ©  2015-2022 元宇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