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丽
穿越古今的“运河风韵”、扑面而来的“数字水浪”、“神秘莫测”的大鸨鸟……城市副中心首个以“古今大运河”为主题的元宇宙沉浸式体验空间,在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南区游客服务中心建成。游客可以通过数字化方式,体验古运河历史,感受新通州文化。
(相关资料图)
数字科技展现运河古今风貌
走进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南区游客服务中心,即将开放的沉浸式文化体验空间正在进行最后调试。进门右转,一片夜色中的荷塘花开正好,闪闪星光、点点萤火、阵阵蛙声……令游客陶醉于一幅运河美景中。
“这里就是‘运河风韵’环幕沉浸式体验区,通过三维动态动画等形式复原遗迹原貌,以360度全景视角,展示漕运码头、开槽节、公祭等盛景,打造‘人在景中走,似在画中游’的沉浸式体验。”区园林绿化局副局长魏昀赟介绍,目前,该体验区营造了“现代月岛闻莺”“古代漕运码头”“古代开漕节”三个全沉浸式空间,讲述古今大运河(通州段)的历史发展与民俗风情。通过虚拟仿真技术与游戏引擎平台,复原三个篇章中的古今场景,以“穿越古今”为篇章叙事结构,营造从现代到古代、从生态到历史的时空演绎。
沉醉于“运河风韵”之中,“文化融合”数据可视化水浪扑面而来。该展品是以数据可视化水浪的形态,展现大运河发展过程中的历史流变与文化融合。每一片粒子浪花都由一张历史影像图片构成,象征大运河历史文化在时间与空间维度上的文化片段。通过算法随机调用图片库中的照片,对每一片粒子浪花的影像信息进行置换。而水浪的形态则受到生成算法的扰动影响,通过粒子水浪对历史图片的汇聚与流动,表达大运河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的“文化融合”理念。
绕着“数字水浪”拾级而上,这里展示的是“通州八景”互动山水。一幅数字画卷延展20多米,通过青绿山水的绘画风格依次展现了高台丛树、长桥映月、古塔凌云、波分凤沼、万舟骈集、二水会流、柳荫龙舟、平野孤峰八处通州盛景,还原了千百年来文人墨客笔下的通州运河山水意境。
令人惊奇的是,数字画卷上不时会出现闪动的光圈,轻触光圈就会出现有关八景的经典诗句,金黄色的墨迹逐渐闪现,仿佛惊鸿一瞥。
“‘通州八景’互动山水是一幅以‘寻找大鸨鸟’为叙事主题贯穿整体的画卷。游客可通过与画卷中的景物互动,寻找潜藏在其中的大鸨鸟,从而触发画卷中的‘文化宝藏’显现。”魏昀赟边介绍边向记者演示着这幅数字画卷的奇妙之处。“当手轻轻触摸投影墙面时,手的抚动将化为山水空间中的阵阵微风,推动柳叶芦苇、花草水波展现纷繁变化。当唤醒藏匿在此栖息的大鸨鸟时,数字画卷将展现描绘‘通州八景’的诗韵空间,让游客领略运河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景象。”
权威高校助力景区数字建设
大运河文化沉浸式体验空间由中国传媒大学的专业设计与研究团队策划,为了更好地让游客感受大运河的独特魅力,该项目以“水文化”贯穿各个展区,通过数字科技展现大运河历史样貌背后的文化形态,让游客了解历史文化的同时,也能体验到艺术、交互、游玩、看展的乐趣。
“在古代场景复原的时候,我们以清代乾隆年间的绘画作品——《潞河督运图》为依据,进行场景样貌的复原与重构设计。我们在进行现代语境的转译过程中,通过虚拟现实与三维动画技术,结合运动捕捉技术,将原本二维平面上的绘画景象,转译为三维空间中的历史景观。同时,通过三维空间中摄像机的调度、角色动画的表演与360度全环幕的展陈空间相结合,希望将历史空间中的动态细节展现到观众的面前,从而可以看到活的历史样貌以及生活化的大运河景观。”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党委书记黄心渊说,该项目主要是从“意象空间”“历史空间”“艺术空间”三个维度,将科技与艺术、古代与现代、历史与文化进行结合,并从“抽象—具象—意象”进行了当代语境转译。
近年来,随着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建设,城市副中心通过运用5G、大数据、物联网、AR、VR等新技术,已搭建起数字化、网络化的智慧园林管理系统平台和以该景区为示范的景区智慧管理平台。景区还面向游客建设了休闲、生态、文化互动体验场景。
从规划设计到建设过程中,城市副中心与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专家团队合作,在专业性和落地性方面提出了创新性和建设性想法。同时,结合数据普查与遥感影像分析研判,城市副中心通过“资源一张图”,构建了园林绿化立体感知、协同管理、辅助决策、服务一体化的园林绿化管理体系。在5A景区建设上,利用数字孪生、元宇宙等赋能景区智慧化,实现了景区管理运营智慧化以及服务平台资源整合两大目标,并为景区实现了“吃、住、游、娱、购”一站式服务等功能,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化、人性化的全程服务,打造出一个智慧、健康、便利的运河全域旅游生态。
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下一步将面向市民正式开放游客服务中心接待功能,同时在景区各个景点开展一系列体验类、互动类、科普类、文化类活动。此外,景区进行了一系列主题策划,计划举办开漕节、国际啤酒节、运河龙舟大赛、运河赛艇大师赛、桨板公开赛、城市副中心夜跑等活动和赛事。